2017年已經走向尾聲,但這一年動保行業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收購、并購成了主基調,行業局勢變化迅猛,再加上政策的改變,你跟上步伐了嗎?
強者愈強!2017影響動保行業的大事件
2017年已經走向尾聲,一年過去了,除了一不小心走進了“新時代”,是否感覺世界又變了樣。
如今的養殖行業早已不是幾年前的樣子,思想、概念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動保業作為養殖大行業中的一環,也必然同畜牧圈一樣,在這個融合、互聯更加緊密的時代,再也不能“埋頭”苦干,獨善其身。
標準制定越來越嚴格,市場需求越來越高端,這使得行業變得越來越規范,也同樣讓準入門檻變得更高,強者愈強,淘汰加速。
但我們無需感嘆,事實上在我們養殖業這個大圈子里,每個人的辛勤工作、努力生活都實實在在地推動這個不斷翻新、越來越快的進程。
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最現實的問題是今年賺錢了嗎?目標實現了嗎?明年又有何計劃呢?
今天編輯部細數9件今年動保行業的大事?;仡欉^往,展望未來,看看你是否受其所影響。
1、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強制免疫正式取消
誕生于一個緊迫的防控形勢,不能不說豬瘟和藍耳的強制免疫政策的實施為控制當時疫病形勢、和我國如今豬瘟和藍耳的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而時過境遷,經過了十年招標歷史,它也逐漸暴露出一些缺陷,一面因質量有限受用戶嫌棄詬病,一面因利潤微薄讓企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在后期的幾年里,取消招標的呼聲逐漸高漲,相關的傳言也越來越真實。
終于,2016年7月21日,農業部聯合財政部發布公告,豬瘟與高致病性藍耳病暫不實施強制免疫政策,有條件的養殖場可先打后補。逐步實現養殖場自主采購、財政直補。2017年3月15日,農業部公布了《2017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正式取消了對豬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的強制性免疫措施,僅要求對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工作,各地應按照國家防治指導意見執行。這意味著,動物疫苗招標制度出現重大調整,生豬疫苗方面只剩下口蹄疫疫苗還未放開。政策一出,受到了各方歡迎。
在此前,19家豬藍耳病疫苗生產企業產值約為11.2億,豬瘟系列疫苗等產品約為7-8億元。因此有機構預測認為豬瘟和高致病性藍耳病退出強制免疫,將放開至少20億的市場,但實際上還遠不止如此。因為在放開后的市場競爭下,曾經廉價、低質的疫苗將逐漸被淘汰,廠家進行品質競爭的同時,疫苗價格也在逐級攀升。新推出的豬瘟疫苗定價在2元/頭份左右,而藍耳苗則在12元/頭份以上。提高單價的同時自然也做大了動物疫苗市場的蛋糕,因此保守估計這兩種疫苗放開的市場至少將達到40億元。
2、詩華并購諾倍威
動保行業已然從早期野蠻生長的生態逐漸步入優勢互補,整合淘汰。不僅僅是在中國,全球的動保企業都在抓緊收購整合。詩華并購諾倍威是今年的第一宗重大收購。
2017年2月22日,法國詩華動物保健公司(下簡稱詩華)與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舉辦簽訂合資盛典,法國詩華收購原浙江諾倍威生物技術有限公司(EBVAC)18個自然人股東持有的公司64%股權,組建合資公司——詩華諾倍威公司(Ceva EBVAC)。詩華為控股大股東,另外36%的股權屬于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持有。
這項并購的完成標志著國際動保巨頭法國詩華動物保健公司(下簡稱詩華)開始大力進軍中國的豬用疫苗版塊。詩華借由這宗并購直接擁有了一套在華完整的豬用疫苗產品和銷售體系。
3、金宇收購遼寧益康46.96%股權
金宇收購遼寧益康是第二宗。
2017年7月10日,金宇生物收到沈陽產權聯合交易所發來的受讓通知書,確定以4.03億元的價格收購遼寧益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康生物”) 46.96%股權成功。此舉除了進一步豐富了金宇生物的產品種類,更重要的是,益康生物作為H5禽流感疫苗定點生產企業,通過收購,金宇將得以在口蹄疫之外進入強制免疫的禽流感疫苗市場。
目前H5禽流感招標+市場苗存量在20億規模,而益康生物又是首批獲得H7禽流感亞型生產種毒的7家企業之一,高致病禽流感牌照資源價值凸顯。
4、天邦收購中國動保20.4%股權
緊接著第三筆來了,同樣是圍繞強制免疫疫苗品種的爭奪。2017年10月31日,天邦股份對外公布了2億元收購中國動保 400,000,000股(約占總股本的20.4%股權)的消息,一時引起行業熱議。12月7日晚間,天邦股份發布公告披露其收購中國動保股權的進展情況,確認中國動保的20.4%股份已于2017年12月7日登記至天邦股份全資子公司益輝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證券賬戶,說明收購已經完成。天邦此番收購的20.4%股份來自中國動保原股東禮來(Lilly Nederland Holding BV)。
中國動保旗下內蒙古必威安泰生物科技有效公司,因是國內僅有的7家擁有口蹄疫疫苗生產資質的企業,而凸顯了此筆收購的價值。本次收購完成將使得天邦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投資擁有口蹄疫強制免疫品種的疫苗企業之一。
根據分析機構數據,2016年國內獸用生物制品市場規模為156.25億元,同比增長12.4%,口蹄疫作為重大疫病,是國家強免疫苗之首,其體量最大,增長最快。據不完全統計,口蹄疫每年政府采購總額近22億元,而市場苗2017年預計銷售規模達25億元,此部分市場規模2020 年預計可達55億元。綜合來看,口蹄疫市場規??臻g要遠超禽流感疫苗市場規模,因此中國動保擁有的口蹄疫生產牌照尤其顯現其價值。
5、喹乙醇等“藥添字”產品的逐步退出
2017年315晚會,曝光了養殖戶濫用喹乙醇等藥物飼料添加劑的事件,將喹乙醇等藥物添加劑推上了風口浪尖。不明就里的觀眾再次對食品安全產生了恐慌,而這種恐慌最終將傷害我國的養殖業本身。第二天喹乙醇主要生產商中牧股份因此停牌。
收緊對飼用藥物添加的管制,加強養殖端安全健康養殖認識刻不容緩。
6月22日,農業部正式制定了《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其中規定了6項需要明確的重點任務,第一項就是促生長抗菌藥物的退出。包括:促生長人獸共用抗菌藥物,如金霉素預混劑,這類藥物要求完成清理;促生長動物專用抗菌藥物,如黃霉素預混劑,需形成保留或退出的政策建議;喹噁啉類抗菌藥物,如乙酰甲喹、喹乙醇、喹烯酮等,形成逐步退出方案。
而在6月29日,農業部再次出臺公告,建議停止氨苯胂酸、洛克沙胂和喹乙醇作為藥物飼料添加劑在食品動物上的使用。
12月6日,農業部發布征求意見函,決定停止喹乙醇、氨苯砷酸、洛克沙胂用于食品動物,注銷相關獸藥產品批準文號。并確定了此三種藥物的退出期限: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停止喹乙醇、氨苯砷酸、洛克沙胂3種原料藥及各種制劑獸藥產品批準文號的申請,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生產,相關企業獸藥產品批文同時注銷,之前生產的產品可在2019年4月30日前流通使用。自2019年5月1日起停止原料及各種制劑用于食品動物。
近年來農業部對藥物添加的管制接踵而至,到如今硫酸黏桿菌素、喹乙醇以及有機砷等養殖戶習以為常的藥物飼料添加劑均已逐步禁用,不難預料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168號公告中規定目前暫時允許使用的“藥添字”產品將會被禁用,因此如何從飼養管理、營養水平、環境控制等方面來提高動物的健康和免疫成為了養殖業未來最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如何順應時代需求,為用戶提供科學、合理用藥產品、方案則成了抗生素企業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6、口蹄疫疫苗又添新廠
多年以來,口蹄疫一直是“七國爭雄”市場狀態,而今年海利生物終于打破這一格局?;I備多年的楊凌金??谔阋咭呙绔@批上市,口蹄疫疫苗市場變為“八仙過海”。
海利生物自2012年12月贏得與阿根廷生源霸科公司(Biogénesis Bagó公司)合資籌建口蹄疫疫苗生產企業機會,得以引進生源霸公司先進生產技術,在陜西楊凌開始建設楊凌金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擠進珍稀的口蹄疫疫苗生產商的行列。
阿根廷生源霸科公司有80年的動物疫苗及獸藥生產歷史,是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口蹄疫疫苗抗原儲備商,同時其產品還銷往巴西、烏拉圭、臺灣、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具有深厚的口蹄疫疫苗研發、生產技術積累。
7、豬口蹄疫O型病毒3A3B表位缺失滅活疫苗與豬口蹄疫O/A二價滅活苗先后獲批一類新獸藥.
口蹄疫的市場在今年開始變得風起云涌,新企業爭相通過各種方式進入這塊蛋糕,而老牌企業則依靠深厚的研發資本,把競爭的門檻提到更高。
近日,農業部發布公告,批準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等4家單位申報的豬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Re-O/MYA98/JSCZ/2013株+Re-A/WH/09株)為新獸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申聯生物醫藥(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
豬O/A二價苗呼喚多年終于獲批,讓許多養殖場直言終于可以“在陽光下”給豬打A型苗了。而據行業人士分析,該二價苗的上市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口蹄疫疫苗市場格局,最先上市該二價苗的廠家將會獲得市場優勢。
在此之前,豬O型3A3B表位缺失疫苗也獲批一類新獸藥,此種標記疫苗將可以實現區分野毒和疫苗毒。
8、豬瘟與藍耳病凈化工作的推進
早在2012年制定的《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就已經確定了動物疫病防治總體目標與任務,提出所有原種豬場豬瘟、豬偽狂犬病、高致病性藍耳病在2020年達到凈化標準的目標。
在過去的兩年里,通過管理部門和企業共同推進,我國對偽狂犬病的凈化取得了一定成果,樹立了一批國家級或省級的凈化示范場和凈化創建場。今年,農業部印發《國家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指導意見(2017-2020)》和《國家豬瘟防治指導意見(2017-2020年)》,將對豬瘟和藍耳的凈化提上了工作重點。
《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核心育種場藍耳病達到凈化標準(即連續24個月以上無臨床病例,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野毒感染病原學和抗體檢測陰性),其他養殖場(戶)達到穩定控制標準(即連續12個月以上臨床發病率≤5%)。到2020年底,全國所有種豬場和部分區域達到豬瘟凈化標準,并進一步擴大豬瘟凈化區域范圍(連續24個月以上種豬場、區域內無豬瘟臨床病例,豬瘟病毒野毒感染病原學檢測陰性)。
不是有句俗話說,“中國人真想干一件事,哪有干不成的呢?”
9、嚴格環保政策使得原料藥缺貨暴漲
環保政策限制的升級加劇獸藥行情的波動。11月6日,工信部,環保部、國家衛計委、食藥監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醫藥企業2017-2018年采暖季錯峰生產的通知》,制定原料藥采暖季錯峰生產具體措施,明確停產品種、停產時限、停產方式等內容,嚴格按照要求實施停產。
該通知在業內一時引起一陣騷動,原料藥企不少是污染大戶,這么動真格勢必關停一批工廠,下游可能面臨漲價甚至缺貨斷供。
隨后環保部、發改委等10部委,聯合北京、河北等6省(市)政府下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特別強調:涉及原料藥生產的醫藥企業,如果違反排放工序原則上將實施停產。除臨邑縣外,京津冀“2+26”城市凡是涉及VOC排放的原料藥企業都將在采暖季(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全面停產。其中包括石藥、華北制藥、齊魯制藥等原料藥供應大戶。
實際上從今年7月起,原料藥價格就已經開始上漲,但在10-11月達到了高潮,有些價格一個月上漲100%,有些甚至出現斷貨有價無市。
11月一些重要、常用藥物漲幅極大。氟苯尼考上漲70%以上,強力霉素上漲50%以上,替米考星上漲60%以上,阿莫西林上漲50%以上,磺胺類上漲30%以上,多種維生素原料上漲80%以上。
此外還有包材(紙箱)上漲50%以上,物流成本普遍上調。
受此影響下游的獸藥企業表示為了保障正常生產要提前做好打算備足貨源,然而這波漲價潮似乎有點長,最終下游企業也不得不紛紛提價。氟苯尼考、強力霉素、替米考星、阿莫西林等西獸藥產品價格上調10-30%,維生素類、中獸藥、抗病營養類產品價格上調10%左右。
獸藥企業表示終端藥漲30%,而原料廠能漲70%以上。以前獸藥企業可以賺10%的利潤,現在如果價格調整得好,或許可以賺5%的利潤;若沒有調整好或者不調,賺的利潤將更低,甚至會虧本。
但實際上原料藥企業也因為停產損失慘重,據華北制藥公告顯示,其因停產凈利潤損失高達5493萬元。